過去看的電影裡,幾乎沒有一部是電影與原著都一樣的好。《告白》 電影獲得角逐2011奥斯卡最佳外語片之一(之前我以為有拿獎, 后來才想起是在金像獎中獎)。所以是先知道這部電影, 才知電影是改編自小說的。
先說原著吧!作者以幾個章節來串連整個故事, 每個章節都以第一人稱敘述。從老師、學生、母親到姐姐的各自告白, 而這樣的敘述方式也輕而易舉就讓讀者明白故事人物的性格與心理變 化。(我個人是蠻喜歡這樣的人物自白寫法。)
故事是從老師在她最后一堂課開始,向班上學生直稱她的報復計劃。 原因是她發現那4歲大的女兒是被班上同學「害死」。
到底13歲的孩子對生命的認知是甚麼? 是我看完書及電影后所想到的第一個反思問題。
兩個南轅北轍個性的孩子,對生命的價值卻有著同樣的對待。
一個是在母親溺愛、 長期受保護的成長環境下而形成懦弱性格的孩子, 因自卑漸成的過度自尊心,但惧怕強勢者,以致只能長期壓抑, 最后形成一個卑微的人格。
而另一個孩子的母親,則因過于自我,不甘于「自己的懷才不遇」、平凡, 進而對孩子虐待,但卻因其本身的才華及不恰當的時機下, 賦予孩子對她的「偶像崇拜」;即使最后自私選擇離開孩子, 卻沒想到孩子因失去母親反而激起對母親的渴望、珍貴, 最后因過度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導致人格扭曲。
看完這本書,彷彿跟報章上看到的社會新聞沒兩樣,只是, 看完報紙,我們了不起會輿論紛紛,然后就不了了之, 但從來沒有真正去了解整個社會的文化及體制所造成的人為悲劇。 到底有多少人會去深思?
校園暴力、家庭缺乏關懷所釀成的悲劇不再是新鮮課題, 它已是現在社會普遍現象之一。
而把生命視為「無意義」的13歲孩子, 到底是誰令他們把一切建立在生命之上?
當然,書中也不免提及法律的問題,到底「少年法」 是在保護犯法的少年還是在加害他們呢?
看完電影,我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導演一定很喜歡這部小說, 畢竟這種提材的推理小說並非新鮮, 但因為作者說故事的方式很有張力,除了有倒敘,還有故事的發展, 引人入勝,真的一看就不可自拔。(我在指我自己!)
要說觸動的話,松隆子最後那幕終於「釋放」情感地掉眼淚,
延伸書本結局的電影,最后更是給了我無限的想像空間。 到底醒悟了的同學,接下來是怎麼對待他的生命呢?還是最終無補于事?畢竟人格扭曲后是否真的可以徹底再度扭轉乾坤啊?
除此,我愛死了電影裡的配樂。 選曲與電影裡的黑暗帶來的衝擊是無懈可擊的, 幕后配樂功臣應記一功。
書名:《告白》
作者:湊佳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9,8月初刷